1、我国的载人潜水器主要是“蛟龙”号和“奋斗者”号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2、我国于?20?世纪?80?年代就开展了载人潜水器的相关研究工作,并于?1986?年研制成功了首艘载人潜水器——“7103”救生艇。
3、该救生艇的研制成功,填补了我国深潜技术的空白,是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。
4、该潜水器长?15?m,重?35?t,下潜深度?300?m,航速?4?节?,是当时我国最先进的救援型载人潜水器。
5、1996?年,根据海试与应用经验,对该潜水器进行了大修及升级改装,为其配置了四自由度动力定位系统和集中控制与显示系统。
6、之后,针对军方水雷打捞需求,中船重工?750?实验场先后装备了我国自行研制的Ⅰ型载人潜水器、Ⅱ型载人潜水器,两者均在水下打捞与作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7、在前期潜水器研制技术和经验基础上,为推动中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,加快建成海洋强国。
8、在国家“863?计划”重大专项支持下,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七〇二所、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约?100?家国内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,开始了?7000?m?级载人潜水器的自行设计、自主集成研制工作,攻克了中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一系列技术难关。
9、2012?年?6?月,“蛟龙”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?7062?m?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,也打破了现代载人潜水器——日本“深海?6500”号保持了长达?23?年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的世界下潜纪录。
10、2013?年起,“蛟龙”号正式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:先后在中国南海、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区、西太平洋海山结壳勘探区、西南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、西北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区、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区、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七大海区进行科考作业任务;在海试任务过程中,其优异的技术指标和性能得到了良好的验证。
11、截至?2018?年?11?月,“蛟龙”号已成功下潜?158?次:主要在各种复杂海底执行海洋地质、海洋地球物理、海洋地球化学和海洋生物等科学考察,并获得了海量高精度定位调查数据和高质量的珍贵地质与生物样品,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深海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。
12、其中,“蛟龙”号成熟的布放回收作业模式、成套的安全保障制度体系及一大批专业的潜航员与技术、后勤保障队伍,推动着中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快速发展。
13、2020?年?11月10日,“奋斗者”号成功下潜?10909?m,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,这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。
14、“奋斗者”号配备有高清摄像机及水下电动观测云台、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呐、组合导航系统、高速水声通信系统和作业机械手,采用了安全稳定、动力强劲的能源系统,拥有先进的控制系统和定位系统,以及耐压的载人球舱和固体浮力材料。
15、“奋斗者”号核心部件技术的国产化率达到了?96.5%,具备了全海深进入、科考和作业的能力,2020?年?11?月?19?日起其正式转入试验性应用阶段。
16、“奋斗者”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已于?2021?年?3?月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。
17、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载人潜水器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